来源:如东党史办 发布时间:2023-08-04
【概况】2022年,全县文物保护单位2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完善各级文物“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保管机构或专人管理)、工作,建立文物安全与执法监控平台,落实各镇(区、街道)巡查专员,各级文保单位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2022年如东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形成年代 | 级别 | 存世地址 | 历史价值 |
1 | 掘港国清寺 遗址 | 唐元和年间(806―820) | 省级 | 掘港镇人民北路东侧、江海东路北侧 | 见证中日交往,是海上丝绸之路及大运河文化的珍贵遗产 |
2 | 丰利镇古建筑群 | 清代 | 市级 | 丰利镇朝阳路街将军巷 | 古代私家园林,文人荟萃之地 |
3 | 耙齿凌战役 烈士陵园 | 1946年初建,1994年、2004年重修、再修 | 市级 | 河口镇内原景安乡西北部 | 新四军东进部队浴血奋战 |
4 | 掘苴河闸 | 1958年 | 市级 | 苴镇刘家庄村掘苴河和海防路交界处 | 如东中部重要水利设施 |
5 | 如东县烈士陵园 | 1959年建 | 县级 | 掘港镇陵园路42号 | 如东干群为翻身解放、建设祖国的壮烈奉献 |
6 | 掘港古建筑群 | 清代 | 县级 | 掘港镇三号街区 | 古镇文化传承的载体 |
7 | 掘港东永升店古井 | 清代 | 县级 | 掘港镇北街圈门横巷 | 掘港老字号永升店生产生活用井 |
8 | 掘港石板街 | 清代 | 县级 | 掘港镇人民北路街东侧 | 见证古镇经济发展及生活变迁 |
9 | 掘港城隍庙娘娘殿(部分) | 始建明代,清代重修 | 县级 | 掘港镇群庙巷 | 古镇及宗教兴盛 |
10 | 抗倭遗址 | 明嘉靖年间 | 县级 | 掘港镇东街烟墩桥市场南侧 | 明代百姓抗击外来侵犯 |
11 | 管家牌坊 | 清雍正五年(1727年) | 县级 | 掘港南街西首 | 旧时建筑工艺及守贞民风 |
12 | 陈嵩故居 | 清代 | 县级 | 丰利镇松泉街23号 | 清代著名画家故居,文化氛围浓厚,具人文情趣 |
13 | 范公堤 | 宋乾道七年(1171年) | 县级 | 县北疆海滨 | 见证皋东防潮泄涝 |
14 | 新四军一师三旅抗战指挥部(勇洛楼) | 中华民国 | 县级 | 丰利镇虹桥南路37号 | 新四军东进部队深入基层,军爱民,民拥军,苏中海防纵队成立典礼 |
15 | 栟茶关帝庙 | 清乾隆三年(1738) | 县级 | 栟茶镇东大街27号 | 皋东乡村宗教和建筑文化 |
16 | 寿圣寺古井 |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 县级 | 栟茶镇兴镇村 | 皋东乡村宗教文化 |
17 | 孙二富故居 | 中华民国 | 县级 | 栟茶镇医院巷 | 见证革命事业发展 |
18 | 栟茶石板街 | 清代 | 县级 | 掘港镇 | 见证古镇经济发展及生活变迁 |
19 | 栟茶大东旅社 | 清代 | 县级 | 栟茶镇中市街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地下党秘密活动地点 |
20 | 栟茶中市街清代建筑 | 清代 | 县级 | 栟茶镇中市街 | 古镇历史兴衰及古建筑文化 |
21 | 枣儿红井 | 清同治年间 | 县级 | 马塘镇仁和北路枣儿红巷内 | 皋东名特优产品枣儿红酒用料考究 |
22 | 马塘毗盧殿 | 清代 | 县级 | 马塘镇马南村二十四组 | 乡村民众宗教信仰及风俗 |
23 | 文昌宫古井 | 清康熙年间 | 县级 | 岔河镇新建路 | 皋东乡村宗教文化 |
24 | 双甸星光居委会姚宅古井 | 待定 | 县级 | 双甸镇星光居委会南桥西街10号 | 见证家族历史兴衰 |
25 | 双甸镇东岳庙主殿 | 唐元和年间建(民国初年大修) | 县级 | 双甸镇东岳庙村 | 皋东乡村宗教和建筑文化 |
26 | 河口烈士陵村财神庙 | 待定 | 县级 | 河口镇烈士陵村六组 | 乡村民众宗教信仰及风俗 |
27 | 袁庄铁果门村古井 | 明代 | 县级 | 袁庄镇铁果门村六组 | 见证古镇历史变迁 |
【掘港国清寺遗址公园】掘港国清寺遗址位于如东县城中街道人民北路东侧江海东路北侧,核心区域约4000㎡。2022年,如东县委、县政府对遗址实施原址保护,建设遗址公园,作为文物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遣唐使资料展示等文化遗产保护、对外宣传和文化旅游的景观。
【不可移动文物】2022年,如东县加大文物专项资金投入,先后实施县烈士陵园升级改造、耙齿凌战役纪念馆扩建、三号街区文保单位修缮、新四军一师三旅抗战指挥部修缮等提升改造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年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156次,其中,文旅融合传播推广活动5次,传统节日传播活动5次,非遗主题活动3次;非遗进校园、进课堂143次,培训4250人。南通面塑、南通板鹞风筝、红木雕刻等14件非遗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刘承林、高爱华的工作室被授予2022年江苏省乡土人才红木雕刻传承示范基地和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红木雕刻传承人刘承林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被聘为江苏省产业教授。非遗场馆(县非遗展示馆、承林木雕艺术馆、彩神紫檀艺术馆等)全年接待参观人次1.2万人。如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被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评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